直到工作日的第十天,我好像才能完整的敘述出這一段經歷的體會。
從集結出發到整頓培訓,一直到進入方艙之前,節奏一直都很快,那幾日大腦是空白的,那些日常培訓的內容不時的以片段的形式浮現在腦海,我們就像要去參加一場重要考試的考生,仿佛什么都會、又什么都不會。能不能交一份滿意的答卷,考過才知道。

因為4小時班制,每一個時段的工作內容都是不一樣的,你只有把每一個時段的班都上一遍,才能熟悉整套工作流程。但是我們這個團隊的整體配合,全然提速這個過程,每一個人陸續進艙后都會毫無保留的分享工作經驗、感受和存在的問題,以及共同商議怎么解決。這種從未有過的默契不僅體現在某一家醫院,而是我們包頭整體團隊的默契,這代表著我們的團隊是可以打硬仗的,更是給了每一個隊員信心。慢慢的上班反而變成了一件不是那么畏懼的事情,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有一個好心態去面對。所以第一場考試,無論是對家鄉我們強大后盾的單位還是對上海,或是對自己,我們應該是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。

所謂未知的事物都會讓人畏懼,因為我們不了解,不熟悉。正當工作有序的進行的時候,我們再次接到了調整任務的通知,我們要接定點醫院的救治工作。這對我們來說,挑戰升級,任務艱巨,未知迷茫。不少人又陷入了焦慮和對未知事物的各種猜測。

5月9日是我進入定點醫院工作的第一天,回來腦子里還是一團團懵。靜下心來認真的思考了白天的工作流程。好像心里踏實點,接著再上兩個班應該就能很好應對。隨后的日子里,很快就融入現在的工作流程里,恐懼、擔心、無助這些之前不知在腦海了想了多少遍的想法,都隨著接診每一位患者全部打消了,滿腦子都是如何規范診斷、如何規范治療、如何觀察到位、如何處置流程順利,這些工作流程都深深刻在我的腦海里,深思自己在這期間的思想變化,默默的對自己說:因為你是醫生,作為醫生這是我的職責,也是我的使命,感謝醫生這個稱為,讓我有自信,讓我更有擔當,讓我在抗疫之路更有沖鋒在前的百折不撓的勇氣!

出來十幾天,我們團隊的姐妹們,是天使亦是漢子,能文亦能武,我們既可以救治病人,給患者帶去溫暖,又可以聞令而動,毫不猶豫的扛起幾十斤的物資說走就走。我們既能成為溫柔賢淑的妻子,又能是可以帶給孩子力量和榜樣的英雄媽媽。
希望接下來不管有幾場考試我們都能交出滿意的答卷,為你們亦為我們!
供稿:寧海波